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因病請辭,「令和大叔」菅義偉以377票高票當選,將接任首相,而安倍也於今(16)日上午全體內閣辭職。
我喜歡馬騰、馬超家族的原因很簡單,在橫山光輝的漫畫當中,看到馬騰遇害後,馬超率兵復仇,甚至差點就殺了曹操,令人為之動容。除了商周之外,接下來的每個朝代,或多或少也有相關的科普著作、文章,以知名的故事網站為例,其上的文章數與所涵蓋範圍,可說是課堂最佳的補充教材來源。
三國時期要被簡化,的確是很可惜,但我認為前提在於,學童除了課本之外,沒有任何的管道可以認識三國。以商周時期為例,最近出版的《爆料商周:上古史超譯筆記》就是一本很精彩的歷史科普書籍,由一群專精中國上古的青年學者們撰寫,結合自身的專業與生活切入,可與教科書相輔相成。更何況是現代,當你大聲疾呼三國被簡化的同時,搞不好學童的智慧型手機裡,正出現三國手機遊戲的推播通知呢。即便在過去的戒嚴時代,都有非常多的管道可以認識三國,課外書、廣播、電視。用孫策,可以體會寄人離下,而後自立的過程
Photo Credit: USS Ronald Reagan (CVN 76) 中國外交部的「戰狼部長」王毅,藉機在會上狂批美國是「促成南海軍事化的最大推手」,怒稱美國在南海炫耀自己的軍事武力,擾亂南海秩序,以政治利益為目標,讓南海的衝突風險提高。顯然,累積美軍這段時間以來的陸續偵查,總結研判,似乎認為:問題並不嚴重。《美聯社》指出,自民黨高層為確保安倍的政策能延續,一開始就打算拱菅義偉接任,這次選舉過程有點模糊,不能完全稱為民主。
自民黨在日本國會為多數黨,預計菅義偉將於16日於國會獲選為第99任首相。此外,菅義偉在昨天與另2位總裁候選人進行電視辯論時強調,必須降低手機費用,避免3大電信壟斷謀利。而日本內閣人事局被詬病官僚主義嚴重,但菅義偉也表示無須修改制度。內政優秀,但外交能力成謎 自從安倍2012年重新掌政後,菅義偉一直是官房長官,作為安倍的得力助手。
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因病宣布將辭職,其所屬的自民黨今(14)日下午選出新黨魁,現年71歲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高票勝出。安倍晉三正式宣布將辭任日本首相:宿疾復發,「志向未酬就放棄職務,如斷腸之痛」 「令和大叔」登板:菅義偉只會是「安倍路線」的繼承者嗎? 自民黨本次為縮短時程,日前決定不透過全黨投票,由394張國會議員票和141張地方代表票選出黨魁(日文稱「總裁」)。
地方代表票方面,菅義偉拿下東京、其故鄉秋田等地共89票,得票率也達63%。菅義偉多次強調會延續安倍的方針,包含貨幣寬鬆政策和防疫措施等。此外,東京奧運因疫情延後到明年夏天,能否如期舉辦仍是巨大挑戰。另一方面,日本地緣政治的另一頭是中國。
而菅義偉過去雖是低調助手型的人物,實際上以鐵腕風格聞名,運用首相辦公室的集權影響政府官員。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導,預計安倍會在16日上午的國會會議中辭職,國會將在當天下午選出菅義偉為新首相,完成安倍晉三的剩餘任期至明年9月底,並成立新內閣。菅義偉將須果斷應對中國在海防上的侵擾、平衡日本經貿依賴中國的問題。這個看法與《路透》相同,《路透》直接指出菅義偉外交經驗薄弱,上任後很快就要面對美國11月總統大選,必須與下屆美國總統建立聯繫。
《日本放送協會》(NHK)報導,總計535票中,菅義偉拿下377票而勝出。政調會長岸田文雄89票,前幹事長石破茂68票
從修憲委員會提出,經院會表決通過後公告半年,最可能的是在2022年底,與地方選舉一起進行投票,因此必須在距離現在不到2年的2022年5月前完成審議。雖然國民黨在9月時已經召開專家諮詢會議,會中江啟臣表示,國民黨現在手中握有「修憲否決權」所以必須謹慎思考,回應社會上的期待,國民黨也表示會透過黨內大辯論試圖凝聚黨內共識。
不過這個議題現在普遍被個別立委認為「難以達成共識」。因為修憲工程需要所有黨派都支持。林為洲自己也提案要「廢除行政院長」,讓總統成為最高行政首長,率部會首長每年到國會報告2次,報告內容包括立法計畫與重大建設計畫。立委劉世芳曾在公聽會上指出,對於廢考試院、監察院,大家共識很強,只差在野黨願不願意支持。不過邱顯智最近接受《沃草》專訪時則坦言,若要全盤解決《中華民國憲法》帶來的問題,「理論上制憲更可行」,但在政治現實上難以實現。8月開始找專家學者舉行公聽會或座談會等,討論修憲相關配套。
黨團呼籲《憲法》應該與時俱進,將修憲權還給選民。民眾黨張其祿就認為,每個黨拋出的每個憲改議題,都應該成為一個個的選擇題,讓公民自由複決。
要從根本上「切斷與中國的法律關係」:綠黨發動修憲公投「刪除國家統一」 民進黨:期望調降修憲門檻 因應廢考監等議題,總統府、民進黨政策會、立法院黨團籌組了1個「修憲平台」,由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負責。有哪些憲改議題? 這段時間,除了早在3月底在立法院一讀通過國民黨所提的「18歲公民權」修憲案之外,各政黨的立委也紛紛提出不同的修憲主張,並多次召開公聽會,但目前民進黨和國民黨兩大黨還未能形成大家都有共識的「黨團修憲版本」,而小黨如民眾黨和時代力量,則聚焦在18歲公民權、廢考監院、降低修憲門檻幾個重點議題。
修憲委員會成立,最快2022年投票修憲 總統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時,宣布第2任期要啟動「憲改工程」,由立法院成立「修憲委員會」,著重在投票權下修到18歲,當時朝野立委都樂見其成。時代力量在今年2月時提出的修憲主張,本來還包括了「刪除憲法增修條文前言: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」,為的是捍衛國家主權,因為台灣與中國,不論在體制運作或政治現實上,都明顯是2個獨立的國家。
提案都可以提出來討論,但不要硬要包裹成1個「套餐」逼人全盤接受。至於民進黨立委蔡易餘之前曾提案修憲,以及刪除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》與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中「國家統一」字眼。時代力量也同樣主張18歲公民權、廢考監院、降低修憲門檻3個修憲訴求。立法院今(14)日召集朝野黨團協商,立法院長游錫堃宣布協商結論,朝野黨團皆同意成立修憲委員會,依政黨比例由民進黨22人、國民黨14人、民眾黨2人、時代力量1人共39人組成,將啟動睽違15年的新一波憲改工程。
尤其民進黨和國民黨兩大黨,只要其中一方不支持,就不用玩了。公告半年後,經選舉人投票複決,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1/2(以 2020 年臺灣選舉人數來計算,為966萬人)。
立委邱顯智透露,修憲的機會很腩得,應該務實一點先做能做的。目前民進黨的的討論方向包括18歲公民權、廢考監以及之後的相關處置,以及修憲程序的修正,也就是期望能調降修憲門檻。
這樣下去到最後,可能因為各黨都因為自己想要的議題沒取得共識,反而連有共識的議題都修不了,最後就是都什麼都沒修成。結果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,對於修憲提案,需要凝聚朝野共識跟黨團意見,蔡易餘最後撤回2項提案。
對於修憲門檻,民眾黨的張其祿今天早上也在公聽會上提出,憲改門檻應該以過半數公民投票、過半數通過。立委鍾佳濱則聚焦在調降修憲門檻,直言台灣的超高修憲門檻是「障礙多數」,會讓修憲成功變得非常渺茫。而公民是否可以提出憲法修正案,可能要與公投法修改一起思考。時代力量主張「先把務實能做的部分先做」,在上一屆立法院已有討論修憲失敗的前例後,如果這屆仍然失敗,又要再等下一屆。
不過目前國民黨也並未提出黨版。「包裹表決」可能會造成各黨互卡 不過假如未來修憲委員採取「包裹表決」,也就是所有修正的內容必須「一起決定改或不改」,假設某黨要修A提案,但就必須答應另外一黨的B提案。
像是立委賴士葆已經提出恢復閣揆同意權、總統國情咨文常態化的2個修憲提案正在連署。如果無法修改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憲改門檻,是否可以考慮從大法官釋憲方式來處理。
新會期9月18日開議,修憲將成為朝野攻防的主戰場。不過對於總統到國會報告等議題,國民黨內部仍有反對聲浪。
留言0